歡迎光臨藍天生物質燃料廠家! | 聯系我們 |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18638458581
當前位置:首頁 > 燃料報價 > 行業動態 >

生物質花生殼壓塊燃料直接燃燒過程特性的分析

文章出處:與生物質同行的那些事 人氣:發表時間:2019-07-29 16:24

       生物質花生殼壓塊燃料直接燃燒過程特性的分析,花生殼壓塊燃料的燃燒,是強烈的放熱化學反應過程,花生殼壓塊燃料燃燒的進行除了要有花生殼燃料本身之外,還必須要有足夠的溫度和適量的空氣氧氣供應,燃燒的過程可以分為預熱水分,蒸發吸收揮發份和焦炭燃燒等幾個階段。

生物質花生殼壓塊燃料直接燃燒過程如下

       當花生殼壓塊燃料送進鍋爐的爐膛內,直用火種引燃花生殼壓塊燃料表面的可燃物,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花生殼壓塊燃料中的水分首先蒸發,干燥的花生殼壓塊燃料吸熱提高溫度發生熱解,析出揮發分氣體,形成濃度合適的揮發分與空氣的混合物,當溫度和濃度這兩個條件都已具備時,揮發分首先著火燃燒,并為其后的焦炭燃燒準備了條件,花生殼壓塊燃料表面燃燒所放出的熱量逐漸積聚,通過傳導和輻射向花生殼壓塊燃料內層擴散,從而使花生殼壓塊燃料內層揮發份析出,繼續與氧氣混合燃燒并放出大量的熱量,此時,花生殼壓塊燃料燃燒剩下的焦炭被揮發份所包圍,爐膛中的氧氣不易接觸到焦炭表面,只有當揮發分的燃燒快要結束時,焦炭周圍的溫度很高,一旦有氧氣接觸到熾熱的焦炭表面就可以產生焦炭的燃燒,隨著焦炭的燃燒不斷產生灰分,把生成的焦炭包裹,妨礙它繼續燃燒,這是人為的適當攪動或增加爐箅中的通風量,可以加強剩余焦炭的燃燒,否則燃燒的灰渣中可能會殘留未燃盡的焦炭。

生物質花生殼壓塊燃料直接燃燒過程特性的分析

        以上幾個階段實際上是連續進行的,當揮發分氣體著火后燃燒后,氣體便不斷向上流動,邊流動邊反應形成擴散,擴散的火焰,在擴散火焰中用于空氣與可燃氣體混合比例的不同形成,各層溫度不同的火焰混合比例恰當,燃燒就好,溫度就高,反之燃燒就不好,溫度就低,所以進入爐膛的空氣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否則就會造成火焰熄滅。


生物質花生殼壓塊燃料直接燃燒化學特性的分析

       花生殼壓塊燃料中的炭的燃燒,理論上是C+O2→CO2+408.2KJ/mol或者是2C+O2246.4KJ/mol進行,但實際上氧氣在高溫下與熾熱的焦炭表面接觸時,將同時產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則按照下列方式發生氧化反應
       4C+3O2=2CO2+2CO
       3C+2O2=2CO+CO2
生物質花生殼壓塊燃料直接燃燒化學特性的分析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這兩種氣體產生量的多少由溫度的高低和空氣供給的多少來決定,當溫度處于900-1200攝氏度時,反應主要按照
 4C+3O2=2CO2+2CO進行,當溫度高于1450攝氏度時,則按照 3C+2O2=2CO+CO2進行。
       在溫度較高(如超過700攝氏度)的情況下,生成的二氧化碳向外擴散遇到氧氣,則會繼續燃燒產生二氧化碳,即
2C+O2=2CO2+570865KJ
       若溫度更高,當生成的二氧化碳在擴散過程中遇到熾熱的焦炭,就會產生碳的氣化還原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即
CO2+C=2CO-162297KJ,這種反應會促使固定碳的氧化。
       由于爐膛內尚有一些水蒸氣存在,它也會向焦炭表面擴散,當與熾熱的焦炭相遇時,也會產生碳的化學反應,產生氫氣或者甲烷,即
C+2H2O=CO2+2H2   C+H2O=CO+H2  C+H2=CH

       水蒸氣比二氧化碳對碳的氣化作用快,所以爐膛或熱解反應爐中有適量的水蒸氣,可促進固定碳的燃燒或轉化。

       只有了解了生物質花生殼壓塊燃料直接燃燒過程特性的分析,我們才能知道如何燃燒花生殼壓塊燃料,畢竟和煤炭的燃燒有區別的。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公司保留法律權利,轉載請注明出處,更多內容百度“與生物質同行的那些事”或者訪問公司網站http://www.choogh.com
 

同類文章排行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正在加載...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人人澡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